【本网讯】一名少女在市区公园遭殴打事件,正引发人们对围观者拍摄暴力事件却不施救行为的质疑——同时也凸显社交媒体如何助长不实信息的传播。 这起发生于伦敦市西南部白橡树公园(White Oaks Park)的袭击视频,已在青少年群体中流传并被发布至Facebook等社交平台。同时出现了诸多不实传言——包括"袭击持续一小时"、"警方未到场"、"多达八名女孩参与围殴"等。 "我不确定是否该直接介入,但人们绝对应该采取行动。若目睹不法行为,就该做些什么,"伦敦市民丽贝卡·基南表示。这位母亲目睹袭击后,边报警边冲向救助受害少女。 基南描述当时多人驻足围观或拍摄:"我理解人们害怕介入,但拨打911并不需要置身险境。" 4月12日晚7:30后发生的这起事件,已致两名青少年被起诉。警方澄清其他在场少女并未参与实际袭击。 "三名少女发生口角后,当受害女孩试图离开时,一人用瓶子击打其头部,另一人用胡椒喷雾袭击致其倒地,"警方陈述称,"倒地后施暴持续,随后涉案者徒步逃离。" 警方在附近逮捕一名14岁和一名15岁嫌疑人。据信同为14岁的受害者因重伤送医,无生命危险。警方确认受害人与施暴者素不相识。 "警方几分钟内就抵达现场,绝非传言所说的一小时,"基南说,"我跑向女孩时就已听见警笛声,施暴者们随即四散。这类斗殴事件在公园已非首次发生。" 青少年犯罪微升趋势 加拿大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2年全国青少年暴力犯罪上升5%。但西安大略大学(Western University ,韦斯特大学,西大)国王大学学院儿童与青少年研究教授珍妮弗·西尔科克斯指出,因基数过低该数据易致误解。 "青少年犯罪率自1990年代持续下降,疫情期开始回升,"研究加拿大青少年及女性犯罪问题的西尔科克斯解释,"增幅听起来可观,但实际数值很小易被曲解。" 她补充说,媒体与流行文化夸大了"少女团伙无差别袭击"的叙事:"犯罪通常具有针对性,多数案件不论成年或青少年,施暴者与受害者都相互认识。这与家庭问题或社会不平等相关,青少年有时会以犯罪行为应对。" 西尔科克斯强调,《青少年刑事司法法》旨在让初犯者远离司法体系,因体系介入本身可能诱发再犯。 两名被告均被控持械袭击及违反承诺书罪名。14岁嫌疑人另被控持有武器,15岁者加控造成人身伤害的袭击罪。 (Daniel Zhu编译整理) |
广告合作(Contact Us)|关于我们|小黑屋|Archiver|加拿大伦敦华人网
GMT-4, 2025-4-21 18:26
Powered by Discuz! X3.5 Licensed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